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早春詩。
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早春詩。
這首詩寫于長慶三年(823)或長慶四年(824)早春時節。 當時,白居易正擔任杭州刺史。 在杭州為官期間,他除了疏通六井之外,便是整治西湖——筑建湖堤。 他專門寫了一篇《錢塘湖石記》,詳細地記載了湖堤的功用,以及蓄水、放水和保堤岸的方法。
他還在《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》和《杭州回舫》這兩首詩中,第一次給西湖命名。 由此可見,白居易對于西湖的感情之深。 這首詩也是在詩人整飭西湖后,面對美景,表現出的一種由衷欣喜與自得之情。
湖心孤山寺以北,賈公亭以西,湖水表面初漲與岸齊平,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。 這是寫“春行之具體地點”。 孤山寺北,賈公亭西,只此八字,一下子就將讀者帶入到了西湖岸邊。 那古老的寺廟,那斑駁的亭子,那初漲的湖水,那低垂的白云,又將西湖的柔美靜謐一下子呈現出來,直抵人心。猜你喜歡:
雜亂的花兒,漸漸就要迷住人的眼睛;淺淺的草兒,剛剛能夠沒過馬蹄。 這是寫“春行之途中所見”。 花兒開了,讓人眼花繚亂;草兒綠了,讓人忍不住去踏青。 “亂花”中透著一股熱鬧勁,“淺草”中透著一種早春的氣息。 這兩句是從植物角度,寫西湖早春之美。
最愛的事,莫過于行走在湖東,只見綠楊成排,綠柳成蔭,白沙堤從中穿過。 這是寫“春行之最愛風景”。 “白沙堤”,為唐初地方官所建,后人為了紀念白居易,就將“白沙堤”改為“白堤”。 在白居易心中,漫步白堤,沉醉在綠楊陰里,無疑是錢塘湖春行最幸福的一件事。
人這一輩子能做成幾件令自己滿意的事,很不容易。 白居易在杭州西湖建堤,在蘇州修七里山塘,都是他引以為傲的事情。 所以,每每想起江南,總要忍不住提起那首《憶江南》,“江南好,風景舊曾諳。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。 能不憶江南!”因為他把一生最美的青春都留在了那里。 “何日更重游”“早晚復相逢”,成為詩人心中最美麗的期待!
文:嚴勇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 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 k0kaujt7@163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

相關推薦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本站僅提供信息檢索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 691227327@qq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